
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升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筑牢大学生“帮信”防火墙,5月24日,和龙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联合延边大学法学院组织预防青少年犯罪宣讲团走进校园。 “同学们,如果没有零花钱了,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手机卡、银行卡出售给别人吗?” “只是帮助别人进行了一笔转账,为什么就变成了诈骗团伙的“帮凶”呢?” 宣讲团以现场互动问答和案例讲解的形式,不仅对学生群体中高发的兼职刷单、网络游戏交易、冒充客服等诈骗手法进行剖析警示,还带领学生认清了帮信罪。帮信罪全称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单来说,即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然为其提供帮助,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就是把银行卡、电话卡出借给诈骗分子。近年来,涉嫌“帮信”犯罪案件数量逐年上升趋势,且低龄化现象突出,不少在校被老乡、校园周边不法分子以“兼职”、“赚快钱”、“帮忙”、“无风险”等话术欺骗,出售、出租“两卡”,沦为“工具人”;也有学生在校园里招揽同学收购“两卡”,发展成为“卡商”,最终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宣讲会上,法官提醒广大学子要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和各种第三方支付账号,也不要向他人购买,防止自己沦为犯罪“工具人”。 现场学生表示,“此次宣讲贴合学生群体实际,内容非常有针对性,不仅有自己最关注的涉及网上购物诈骗的内容,还新学习了何为帮信罪,这次有专业的宣讲团走近我们身边,带来干货满满的法律知识,以后一定将法官的话牢牢记在心里,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下一步,和龙法院将持续加强与各院校联动,精准研判新时期新阶段青少年群体呈现的行为问题和预警特征,将预防青少年犯罪活动工作纳入法院重点工作内容,通过制作宣传海报、拍摄专题教育短片、普法进校园等多种方式,将预防青少年宣传工作落到实处,营造校园平安和谐的氛围。(和龙市人民法院 许海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