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是陈独秀,安徽怀宁人,“李”是李大钊,河北乐亭人,时人谓之曰:“北李南陈,两大星辰;茫茫黑夜,吾辈仰辰。”
在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贡献上,陈独秀与李大钊是最耀眼的一对“双子星”,也是无数爱国青年最崇拜的两位“导师”,并驾齐驱,不分伯仲。
但是,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陈独秀连任五届最高领导人,李大钊却只是中央委员,一直没有进过中央局,两人的地位产生了很大的落差,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李大钊的年龄没有优势,革命资历比较浅。
很多人以为,李大钊是毛主席的“革命导师”,是毛主席的长辈,但实际上,李大钊出生于1889年,只比毛主席大4岁,属于同一代人。
而陈独秀,出生于1879年,比李大钊大10岁,在那个年代,大10岁就是两代人了,因此,当陈独秀在政治舞台上大展风采的时候,李大钊还在上学读书。
比如早在1901年,陈独秀就因为反清宣传活动,受到了清政府的通缉,逃去了日本,回国后继续进行反清运动。而当时李大钊还只有12岁,正在读私塾。
到了1913年,陈独秀又因为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被捕入狱,1915年又创办了《青年杂志》,也就是后来的《新青年》,影响了无数爱国青年。
而这个时候的李大钊,正在日本求学,还是一名涉世未深的留学生,也是《新青年》的读者。
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才开始大力宣传共产主义,渐渐与陈独秀并驾齐驱。
所以,在革命资历上,李大钊与陈独秀是没法比的。
毛主席曾经评价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是起了大作用的。”可见,在毛主席看来,陈独秀是最重要的“总司令”,而李大钊只是“起了大作用”。
其次,在我党的历次大会上,李大钊也多次缺席。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陈独秀与李大钊都没有参加,但是,陈独秀仍然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
这次大会还成立了中央局,共三个人,陈独秀是书记,张国焘是组织主任,李达是宣传主任,而李大钊没有任何职务。
至于李大钊为什么没有参加“一大”,有好几种说法,一是李大钊正担任北大教授兼北大图书馆主任,有很多事要处理,没时间去上海;二是李大钊在6月去总统府请愿时,头部被士兵用刺刀捅伤了,不方便去上海;三是北京小组在收到召开“一大”的通知后,还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重大意义,就没有让李大钊去,而是派张国焘和刘仁静作为代表。
所以,很多人认为,如果李大钊去的话,很可能中央局组织主任就是他的,毕竟张国焘就是代表他去的,这个“组织主任”的位子很可能就是准备留给李大钊的。
当然,就算是李大钊亲自去了,也不可能取代陈独秀的位置,陈独秀仍然是大家公认的第一领袖。
到了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成立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仍然是陈独秀,委员还有四人,包括邓中夏、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仍然没有李大钊的名字。
这次大会,李大钊仍然没有去参加,当然,就是去参加了,也不可能取代陈独秀。
直到1923年6月的中共三大召开时,李大钊才去了,并当选为中央委员,不过,他仍然不是中央局成员。
这一届的中央局共有五人,包括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陈独秀是委员长,毛泽东是秘书,罗章龙是会计,三人负责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
而李大钊,只是九名中央委员之一,地位还没有毛主席、蔡和森等人高。
到了1925年1月召开的中共四大,李大钊又没有参加,但和上一次一样,当选为中央委员,但仍然没有入选中央局。
当时,中央局的最高领导人仍然是陈独秀,其他四人包括蔡和森、张国焘、瞿秋白、彭述之。
至于李大钊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大会,主要和两个人有关。
一个是冯玉祥,他在1924年10月发动了北京政变,推翻了曹锟政府,还驱逐清废帝溥仪离开了紫禁城,但不久后,北京的大权落到了段祺瑞手上,形势非常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必须要有一个有分量的人留在北京,李大钊无疑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因此,就在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的时候,李大钊正在北京联合冯玉祥,与段祺瑞进行斗争,没有时间去参加四大。
另一个是孙中山,1924年11月,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后,北上北京,但由于病情严重,孙中山无法正常工作,只好委派他非常看重的李大钊等人担任国民党政府会议政治委员,帮他处理一些事,所以,李大钊也没有时间去上海参加四大。
1927年4月27日,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共有82人参加了这次大会,是前五次大会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那么,李大钊有没有来呢?
非常遗憾,就在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反动军阀逮捕入狱,并在4月28日英勇就义,年仅38岁。
在这次大会上,陈独秀第五次当选为最高领导人,而与他齐名的李大钊,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让人扼腕长叹!
不过,李大钊虽然没有担任过共产党的重要职务,但是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是我们党的伟大先驱,值得我们永远敬重!
(参考资料:《李大钊传》《陈独秀传》《中国共产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