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投稿: 57028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时事政论 > 详细内容
由赵州禅参悟法官的人格与道德
直到底部
分享:
作者:吕国清 发表时间:〖 2015/4/18 浏览人数:〖 5069591

    我们赵县的柏林寺海内闻名,也许是去柏林寺多了,耳濡目染间也对其创立的生活禅产生了兴趣,尤其是看了已故净慧法师在香港智度会有关赵州禅特色的演讲,使我深有感悟。尽管我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但我觉得为僧和做法官一样,都应当从做好人做起,秉持一个善念,像柏林寺生活禅倡导的那样,不断地“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才能在岗位上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过去我对赵州禅的的理解是碎片化的,这次看了净慧法师的系统讲解,才知道赵州禅有四大特色,又分别对应了四大公案,这四大特色分别是赵州关的禅学智慧境界、赵州桥的大慈大悲精神和“平常心是道”、“本分事接人”的处世态度。这四大特色很具赵县特色,也很能体现柏林寺所在佛教禅宗的教义。这里不妨一一道来:
    首先说赵州关的禅学境界。赵州关其实不在赵县,远在江西永修县的云居山,为纪念赵州和尚丛谂法师与当地道膺法师论禅的一段佳话而得名。现在我们说的走江湖最初出于佛教,就是因为中唐以后参学禅的人不是到江西就是到湖南。所以就有了“走江湖”的说法。但禅学的赵州关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佛学境界,宋朝有位无门慧开禅师,他把赵州语录里边的“狗子无佛性”公案,提练成一个“无”字,并把它当作是禅门第一关。这个“无”字公案,既是赵州禅的一关,也是禅宗的一关,所以又叫“无门关”,“无门关”就是从“赵州关”演化而来的。佛教认为信徒修行到最高境界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述的,所以用“无”这个文字符号来代替,表达其不懈追求“大智慧、无漏慧”的禅学最高境界之意。“大智慧、无漏慧”是佛教的最高境界,也应是我们生活的最高境界。
    其次说赵州桥的大慈大悲精神。赵州桥确确实实在赵县,是举世公认的“天下第一桥”。但在禅学里赵州桥也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禅学的一个公案、一种精神。赵州语录中记载,有僧问赵州:“如何是佛法?”赵州和尚没有讲大道理,只说了三个字:“赵州桥。”那僧人进一步问:“如何是赵州桥?”赵州和尚回答说:“度驴度马。”赵州桥可以“度驴度马”,体现了众生的平等和无差别,驴马可以从这里走,一切众生当然都可以从这里走,这叫普渡众生,这就是佛法。“赵州桥”公案就体现了赵州和尚禅法里的大慈大悲精神。
    再次,说一下“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是道”出自赵州和尚的悟道公案。《赵州禅师语录》中讲:赵州和尚参南泉普愿禅师的时候,向他的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是道?”南泉祖师回答说:“平常心是道。”赵州和尚进一步问:“还可趣向也无?”意思是说,我们能不能走向平常心?怎样才能走向平常心?南泉说:“拟向即乖!”。这个“拟向即乖!”就妙在他认为“道”在心中,本自具足,有了外在的目标可追,就已经不是平常心了。柏林寺还有一个著名的“吃茶去”公案,强调的是一种淡泊淡定的心态,要旨是不管生存状况如何,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不要把它太当一回事,不可过于执着于身外之物,什么时候也要悠哉优哉地“吃茶去!”。做人也是一样,应当用禅的这种平常心来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好坏、名利、毁誉等境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什么时候都能在心中提得起、放得下,不要为身外之物所困。面对社会万相,既不能对世间冷暖漠不关心,又不能对身过之事过于执着,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然后放下它”。
    最后说一下“本分事接人”。“本分事”在赵州和尚的语录里经常提到。他说,“老僧只以本分事接人”,如果还有其它的接引方法的话,那是三乘十二分教的事,与老僧无关。“本分事”说到底,就是要找到我们的本来面目,这也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或者说是禅的根本精神,即一切是从利他出发,而不是从自我出发,在利他当中来利自己,这很类似马克思主义所说:无产阶级只有在解放全人类的前提下,才能够彻底解放自己,也很像郭明义讲的“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解决“本分事”问题,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要祛除杂念,净化自己的灵魂,老老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
    总结赵州禅法的四大特色,分别代表了慈悲和智慧的境界以及平和向上的心态。“赵州关”是大智慧,“赵州桥”是大慈悲,“平常心”和“本分事”是大境界,由此也引申出“觉悟人生”的大智慧、“奉献人生”的大慈悲,以及持“平常心”和做“本分事”的实现途径,这就是柏林寺生活禅的根本宗旨所在。
    说完了佛法,再将佛法与法理、事理相比较,我觉得世界上做人的道理都惊人地相似。剔除佛教的消极遁世因素,做为法界精英的法官,也应从佛理中汲取其优秀的成果,移植到职业生涯中并加以改造,最后为我所用,对提升法官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水准非常有用。这里不妨将赵州禅的四大特色与法官道德基本准则加以对照,找到二者在要义上的共同点:
    首先,赵州关的禅学境界可以与严谨勤奋、追求卓越的爱岗敬业态度联系起来。做任何职业都应当追求其最高境界,如射箭的最高境界是纪昌所说的“不射之射”,也就是“至为为不为,至言为不言,至射为不射”的道理。武术的最高境界,正如李小龙说的:“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另外,将“武“字拆开,就是“止戈”的合写,所以武术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不斗。法官的最高境界正如最高法院副院长沈德咏所说:法官的最高境界是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引用马克思语)。这种境界最终还要落实于法官的内心自律,落实于审判中的“案结事了、胜败皆服”,从而实现“德化于自身、德化于本职、德化于社会”的目标。所以法官要自觉追求职业的最高境界,正如原最高法院祝铭山副院长所说:“法官是一项特殊的神圣职业,它需要忠诚,拒绝见异思迁;需要奉献,拒绝沽名钓誉;需要勤奋,拒绝虚华浮躁;需要进取,拒绝墨守成规;需要勇气,拒绝怯懦畏缩。要成为真正合格的法官——人民利益的守护神,必须付出长期的乃至终生的不懈努力和代价”。
     其次,赵州桥禅的普度众生精神可以与“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宗旨联系起来。任何一种宗教都是教人行善的,连法轮功都以“真、善、忍”为招牌,善良是所有人都愿意接受的普世价值,无论是佛门弟子还是法官,都需要有道德的修行,符合与人为善的本能。这在佛法来说叫普度从生,从法官的角度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对于法官这个特殊职业来说,司法良知是法官的人性基础,只有保持司法良知,才能维护法官的道德底线,才能做到不以权谋私,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法官应当从善念出发,从法律的角度去思考,从履职的角度去实践,最终达到为民排忧解难、维护社会和谐的目标。所以,法官要经常从道德、良心上去检视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业之德,从而达到司法为民的目标。
    再次,“平常心是道”可以与法官清正廉洁的职业操守联系起来。僧人要达到“平常心”的要求,应做到“遁入空门、四大皆空”,寺院封闭的环境也有利于其修行。法官面临的是纷繁的世界,更多的是面对社会的阴暗面,更需要平时加强道德修养。法官也是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之中,法官也有七情六欲,也有权力追求高品位的生活。但法官是一项高尚、高危、高压的职业,因为你握有审判权,每天都要面对各种诱惑,更需要用一颗平常心来为人处事,化各种诱惑于无形。既然选择了法官职业,就是选择了责任和使命,选择了神圣和崇高,同时也选择了寂寞和孤独。法官职业需要清心寡欲,需要心如止水,对于职场上、生活上的艰苦困苦和胜败荣辱,要平和地“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然后放下它”,这样才能堂堂正正办案,清清白白做人。
    最后,“本分事接人”可以与公正司法的职业追求联系起来。佛教认为:普萨的“本分事”是普度众生,而不专为自己做事,僧人在行普萨道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提高和超越自我达到最高境界。赵州禅里还有一个“庭前柏树子”公案,要旨讲的是“道”重在內心的体悟,重在修心,不在于“以境示人”,本意是让人打断胡思乱想,返本归元到内心的本来面目。法官的“本分事”就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法官连“本分事”都做不到,就不能称其为法官。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果只有公正的法律,没有公正的法官,司法公正就成了一句空话。法官做为公平正义的职业维护者,应当像佛教徒敬佛一样敬重法律,不但将公正做为行为规范,更要当成精神追求。法官也贵在修心,将公平正义常存心中,去掉一切功利的自言自语和自我表演,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法官的“忠诚、为民、务实、清廉、公正、文明、独立、严谨、勤奋”等职业追求与“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禅宗旨并不冲突,甚至还有许多相通之处。西方哲学家曾说:“法官的人格是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古罗马人说法律是“一种公正善良的艺术”,而法官则是“仅次于上帝的人”。法官的理想人格就是公正无私,这也是社会对法官的要求。中国法官的人格象征是“独角兽”,代表不偏不倚的公正之意。两河流域法官的人格象征也是独角兽,不过它是雪白的、展翅翱翔的独角飞马,更能突出法官的纯洁品格。所以,我们不能用世俗的眼光来菲薄佛教,而应当与其和谐相处,共同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共同弘扬社会上一切善良的“正能量”,将信仰落实于职场,将善良融化于生活,将德行落实于当下,将个人德化于社会, 也让职场闪烁人性的光辉!

投稿邮箱:【 zhongguo_xianfeng@163.com 】
返回顶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
文章获评星级:
网站推荐理由:
本文作者权利:
权利时效起止: 自登载日起一个月
原创文学
调研之窗
案例评析
文章信息
荣誉殿堂
相关文章  
图们江口辨忠奸
满江红·盛世放歌
入党感悟
清泉颂
法官队伍当“提纯”
英烈助圆梦 碧血沃中华
由赵州禅参悟法官的人格与道德
上一条信息:历史虚无主义与文化种族主义 下一条信息:扫黄之后,性工作者去哪儿了?
中国先锋头条网  ©2015-2022  版权所 违者必究
网址:http://www.zgxianfeng.com  投稿邮箱:zhongguo_xianfeng@163.com
本网站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转载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