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心态,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目前,我们党和国家事业正处于“行百里者九十”的紧要关头,没有“喘口气”、“歇歇脚”的时间,“躺平干部”这种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拿着“虚”字当头、“空”字当头的“躺平干部”来说,不但会耽误自己的发展,还会阻碍党和国家的发展。要让“躺平”中的党员“起身”,就必须先找回“精气神”、“好状态”,将“在状态”变成“常态”,这样,才能在新的征程上“奋发图强”。
打破冰块,提升自己的状态。有志者方知蓬莱之近在眼前,无为之人总是觉得很遥远。一些干部在工作中一遇压力就大叫“内卷”、一遇挫折就“躺平”、遇困难“绕道走”、喊完“唱空城”、混吃等死、没有激情、没有激情,在单位里当个“隐形人”;有的不敢较真碰硬、不愿担当尽责,一碰到“沟沟坎坎”就打“退堂鼓”……这些“不在状态”表面上看似是无欲无求、随遇而安的“佛系”心态,实质上却是打着“躺平”的旗号,选择放弃努力、畏惧困难、逃避挑战。究其原因,都是干部思想“总开关”出现偏差、理想信念出现了“滑坡”。思想的高度决定干事的态度,唯有以思想破冰引领精神提振,夯实思想的“压舱石”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干部的“躺平”心态。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等工作,全方位培养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事业热情,砥砺破局前行的勇闯精神,直面困难争先进位的斗争观念,让理想信念重新“燃起来”,自觉从思想深处抵制“躺平”,切实把为党信仰、为官职责、为民情怀转化为担当干事、攻坚克难、为民办事的内在动力。
强化学习,增强技能。绳索短不能打深井,浅水难载大船。很多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调侃“躺平”的党员和干部,都不是真的“躺平”了,而是在工作压力和“内卷”的情况下,缺乏计划、能力、信心等。在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群众需求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本领恐慌”是很常见的,但绝不能“躺”到最后,否则会影响党的形象和人心。“治国有方,事无巨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不但要有“宽厚的肩膀”,还要有“真本事”。在新的时代、新的需求、新的机会与挑战面前,我们的学习目标不仅仅在于丰富自己,更在于增长才干、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和追求,勤学肯钻,苦练内功,坚持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立足岗位,结合业务开展工作,加快知识更新,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通过学习、学习、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积累经验,锻炼能力,增强自信,使自己的能力“强起来”,迅速把工作状态“找回来”。
积极的激励激发了他们的动力。干事是干部的责任,也是他们的价值所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干部都陷入了“干与不干、干多干少”的恶性循环中,松懈了自己的要求,不想做任何具体的工作,甚至连“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躲过”思想都当成了“明哲保身”的规则,于是“躺平”就成了“太平”的代名词。这样的“躺平”,无疑是一种心理上的负效应,对“精气神”、“战斗力”都有很大的负面作用。要真正激发干部的担当和责任,树立干事创业的锐气,让干部“在状态”。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切实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要坚持在第一线确定干部,要在各级组织中大力选拔有担当的先进模范,并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学习和宣传力度。突出实绩,以成绩论英雄,对基层长期扎根、努力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基层干部进行提拔和重用,选拔“干将”、“闯将”。同时,结合干部日常考核、年度考核,让有志干能干的人上、不敢干的人下,引导干部实干担当,把工作当事业、把岗位当舞台,激发出最大创业热情和干事动力。
目标愈大,愈要振作;愈难愈难,愈要维持。我们要时刻保持“好状态”,时刻“在状态”,努力书写中华民族的复兴新篇章。
姓名:马会敏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胜北街道义堂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