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校公布的研究生复试名单中出现了考生与先辈重名事件,随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从北京大学考生“蔡元培”到延安大学考生“李大钊”,当先辈的名字再度以学子的身份出现在当下,不少网友感慨是“先辈们以青年之躯来看这盛世繁华”。诚然,这种感慨承载着对先辈的怀念也蕴含着对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期望与寄托,但重名不等于人生轨迹的重叠,我们还需理性看待学子与先辈重名的事件。
首先,在学子与先辈的重名事件中,我们应看到父辈们对革命先辈们的敬仰与对子女的期许。相比青年一代,父辈们对于革命先辈有着更为深切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共鸣。父辈们选择以革命先辈的名字为子女命名,既是对自己心中英雄楷模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希望以这种方式让子女永远铭记历史,不忘先辈们的奋斗与牺牲。此外,在我国人心中,名字不仅仅是一个标识符号,它承载着家族血脉传承以及父母对于孩子最美好的祝愿和未来的期许。因此,父辈们以先辈的名字为子女取名时,也是希望子女能够成为像先辈们那样有所作为的人。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如今网友们对于考生与先辈重名的高度关注,以及一些涉及考生本人能力和未来成就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过度解读的情况。尤其是一些“重生文学”的大肆渲染,更是产生了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与误导。这种过度关注以及情感性的炒作,会在一定程度上给考生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同时也会加重高校招生工作的工作量,面对热议,高校还需花时间就招生程序的公平作出回应。
其次,名字是什么,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与先辈重名也不意味着这些学子就需要复制先辈们的人生轨迹,我们也不应轻易将先辈们的成就与学子们所选择的道路相比。正如每个时代有其独特的机遇和挑战,每个人也应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当代青年们在铭记和传承先辈精神的同时,更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梦想规划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因此与其一再将关注点停留在学子和先辈重名的事情上,我们更应鼓励他们在继承先辈精神的基础上,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学子与先辈重名是对先辈精神的传承,是父辈对子女的期许,但重名非重迹,对此现象应理性看待,不应过分解读和过度炒作,唯有此才能真正缅怀先烈与鼓励青年学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