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七望,又作五姓七族。隋唐时代是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为尊贵。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族。
五姓七望分布图
那弘农杨氏起源于何处呐?这就要来说说当年的乌江之战了,首先此人曾被项羽一声怒吼吓得人仰马翻,但是无奈时势造英雄,项羽兵败而不渡乌江,自刎之时便对汉军说:"你就拿着我的头颅去谋个一官半职吧,就让你们从我的尸体上建立起大汉王朝吧!"
此人因为捡了项羽几块碎肉而被视为有大功,便从负责宫中夜间安全的武官升到了赤泉侯,此人便是西汉开国功臣----杨喜,一生之中只有斩杀项羽这件功绩被记入史册,可以说是时也命也。但是他的后代确成为声名显赫的时代望族----弘农杨氏。
杨喜
弘农杨氏,以弘农郡为郡望的杨姓士族,始祖为汉昭帝时期的丞相、司马迁的女婿杨敞,杨敞是杨喜的曾祖孙。
杨敞玄孙杨震官居东汉太尉,号称“关西孔子”,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为太尉,时称“四世太尉”、“东京名族”。
杨震
所以说当时的弘农杨氏这么显赫,为什么却没进入五姓七望呐,原因也很好分析,因为弘农杨氏遭遇了历史上的三次打击,这就导致弘农杨氏这一脉到了唐朝没多少人了。
第一次没落:东汉文学家杨修出身汉魏名门弘农杨氏为人恭敬好学,博学多才。建安年间被推选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后改任丞相府曹操的主簿。
杨修与曹操
后杨修数次助曹植通过曹操的考验,在曹植与曹丕争夺魏太子的事件中,杨修选择了站在曹植的阵营中,然而曹植日加高傲,最终曹操选择了曹丕作为魏王的继承者。后来曹操知道了杨修参与了夺嫡事件,颇为气愤。建安二十四年秋天,杨修被曹操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处死。这对弘农杨氏是一次较大的打击。
杨秀之死
第二次没落:公元290年,司马炎驾崩,司马衷继位为帝,贾南风被封为皇后。贾后在早年被废的危机之中,受到皇后杨芷的多次劝诫,却不知杨芷曾尽力营救她,反倒以为是她向司马炎中伤她,因而对杨芷极为怨恨。
贾南风与晋惠帝
惠帝继位后贾后都不对杨芷尊敬礼待,反而更打算参与政事,却被身为外戚的太傅杨骏阻挠。次年,贾南风因杨骏的阻碍而勾结殿中中郎孟观、李肇和寺人监董猛等密谋诛除杨骏和废掉太后杨芷。贾南风又派李肇联络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要求他们领兵讨伐杨骏,其中司马玮同意,于是请求入朝,杨骏不敢阻止。司马玮入朝后,孟观、李肇等又指使司马衷下诏,诬告杨骏谋反,又派东安公司马繇领四百人讨伐杨骏,司马玮驻屯司马门。杨峻最先在府第中被杀,后又收捕卫将军杨珧、太子太保杨济等,皆夷三族。
太傅杨骏
贾南风后又因杨芷曾在布帛中写“救太傅者有赏”而称太后一同谋反,矫诏废皇太后杨氏为庶人,徙于自己亦曾被囚禁之金墉城,第二年被活活饿死。所以这次对弘农杨氏的打击是致命的,直接被灭了三祖,导致弘农杨氏百年不振。
司马炎皇后杨芷
第三次没落是有争议的,因为杨坚的身份历史学家是有疑问的,杨坚自己称是弘农杨氏之后,但这仅仅可能是杨坚为了找个历史上身份显赫的祖先用以巩固自己的正统身份。
杨坚
所以如果杨坚不是弘农杨氏之后,那么杨氏在西晋被灭三祖后已然没落;如果杨坚是弘农杨氏之后,那么王朝更替,唐李家也会对杨氏进行清算。
杨氏
故而弘农杨氏不能进入五姓七望的原因就是因为杨氏在历史的进程中多次遭遇打击而逐渐没落。
以上只是小编个人之见,不知各位看官意为如何?